我嫁给了闺蜜她哥全文免费,人妻夜夜爽天天爽,边啃奶头边躁狠狠躁,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吞精,尤物av无码色av无码

  • 2024-10-14
    “家人們,歡迎來到‘蘇墾大米’直播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江蘇農墾自有基地種植生產加工的蘇墾大米……”“三夏”時節,蘇墾農發寶應湖分公司水稻田里一場別樣的電商直播正在進行。藍天白云映襯下的水稻田阡陌縱橫,偶有白鷺掠過,青翠宜人的田園畫卷中水稻灌溉除草等勞動場景穿梭其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中國歐盟雙有機認證稻田的優良基因,一單單交易即可在抖音電商平臺達成。從“會種”到“會賣”,從“懂賣”到“懂種”,近年來,蘇墾農發公司加快實施“數商興農”步伐,以農產品直播電商模式打通優質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出村進城的“最后一公里”,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在推動農業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中實現產銷緊密銜接,探索構建數字化農業在新媒體渠道從營銷到成交的完整鏈路,逐漸形成農業生產與網絡營銷良性互促。龍頭企業加快“下鄉”步伐蘇墾農發作為全國首家農業全產業鏈公司,充分發揮土地、環境和特色農產品等優勢,積極探索培育多元化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路徑,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集群,并借助電商平臺做好品牌宣傳和推廣,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叫得響的“拳頭”產品,全力向建設一流農業上市企業邁進。蘇墾農發下屬種子龍頭企業大華種業通
  • 2024-10-14
    臨海農場海棠雞蛋一經上市就迎來銷售熱潮。隨著海棠雞產蛋量日益提升,農場全面加強營銷體系建設,注重品牌打造,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打好營銷“組合拳”,全力保障“今天產,明天賣”的“新鮮”特色。“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我們‘厚德臨海’品牌中的海棠雞蛋,我們海棠雞蛋口感純正……”每次直播前,農場周密策劃直播流程并制作宣傳海報,管理人員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廣泛轉發,為直播做好預熱。直播中,工作人員通過講述墾荒故事和介紹農場公司發展史等多種形式與粉絲互動,有效推動營銷轉化。同時,農場入住抖音電商,通過開通抖音小店,推薦農場特色優質農產品;舉辦節日特色營銷活動,給予消費者節日體驗,不斷提升海棠雞、蛋知名度和美譽度。“臨海農場的海棠雞蛋好吃,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就能買到,太方便了。”家住射陽的李阿姨走進自家小區樓下便利店,驚喜的發現超市貨架上擺上了海棠雞蛋。為進一步拓展特色產品銷售渠道,農場充分挖掘大型連鎖超市、住宅小區便利店、菜鳥驛站等零售供給需求,探索建立合作模式,精準產品上架,打通銷售“毛細血管”。“前期通過我們發放宣傳冊,挨家挨戶拜訪,目前成功和佳樂購大型連鎖超市進行合作,每天向超市提供400至500斤雞
  • 2024-10-12
    走進江心沙農場西沙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剛剛參加完“愛心微義診·健康迎重陽”免費測血糖血壓和按摩活動的老齡職工居民們紛紛聚在一起,被不同分量、品種和包裝的當季大米、“低GI”功能大米、青毛豆、青玉米、食用油等江心沙特色農產品體驗店“江心有田”主營主推的商品介紹“吸睛”。相同的展位,江心沙農場三個社區都有設置。“社區團購并不新鮮,我們是以一個社區為一個‘團’,社區工作人員負責收集信息,第一時間將東西送上門。”西沙社區負責人王超介紹說,他們根據職工居民年齡構成、健康狀況、居住情況等信息組建了不同的群,定期發布農場產品介紹,及時更新信息動態,圍繞老齡群體和沒時間逛街買東西的夜班族等不同群體,分別以送到家和24小時自提等方式解決他們行動和時間上的不便。團購目錄中的產品,全部來自江心沙本土和集團公司所屬企業,接單后以最短時間將新鮮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讓食材更新鮮、更實惠。社區工作人員定期采集意見建議,匯總交給門店,根據需求反饋及時調整商品供應,滿足大家的個性化需求。今又重陽,歲歲安康。“江心有田”門店緊抓“銀發經濟”風口,推出重陽福利“套餐”,將目光瞄準“夕陽紅”,先后將大米、葵花油、米油等產品銷往
  • 2024-10-11
    早上6點多,在黎明的寂靜中,南通公司農產品銷售實體門店負責人劉曉通已經忙活了許久,新貨盤點、補貨陳列、店面清潔,一樣樣檢查過去,做好營業前的準備。“最近銷售旺季一定要抓住,我們辛苦點不要緊。”劉曉通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7點整一開門,門店很快迎來了搶“鮮”購物的附近居民。“叔叔阿姨,雞蛋、水果都是新鮮到貨的,請放心購買”“農墾的糧油、牛奶都是國企品質、價格實惠,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劉曉通一邊協助選定商品的顧客結賬,一邊為猶豫不決的顧客推薦商品,大家不一會兒就滿載而歸。忙碌之余,劉曉通拿起手機云臺,記錄門店人頭攢動的景象,剪輯好視頻發布在微信視頻號。“很多顧客都被我們的短視頻吸引而來。”劉曉通介紹道,“這段時間大家線上轉發、店內購物和充值會員卡都有贈禮活動,門店微信推廣群里已有1000多人,正式營業這三天銷售額6萬余元,充值預收8萬余元。”據了解,國慶期間公司銷售門店全員在崗,利用打折促銷、社群營銷、儲值會員等渠道“花式”引流,千余名市民進店選購,進一步拓寬特色產業增收路。
  • 2024-10-11
    一桿桿翠綠的麻桿迎風而動,在暖陽的映照下,彰顯出秋日獨特的生機。金秋10月,在白馬湖農場公司大麻槿試驗田里,歷經4個月的生長,大麻槿成功由種子蛻變成均高2.8米左右的草本植物,達到收獲標準,生長周期較其他地區縮短了近一個月!大麻槿種植時間為6-10月中下旬,非常吻合當時林業生產輪茬種植周期,且大麻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速生性可再生資源,生育期短,市場需求量大,具有環保、節能、可再生等特點,還對土壤有修復作用。用途也相當廣泛,莖干表皮可以作為纖維制品的原料,麻桿也是造紙的優質材料,可能成為大范圍替代木材塑料等原材料的新型材料。今年初,為開拓發展林業產業,白馬湖農場公司林管站經多方調研,最終確立將大麻槿作為新產業培育方向,并帶回首批種子進行試種。經過工作人員的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定期除草、精心養護,為大麻槿的穩產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大麻槿短時間內長到2.8米高,充分說明它非常適應白馬湖獨特的土壤、氣候和水肥,可以大范圍推廣種植。此次試種大麻槿的探索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種植技術和經驗,今后將不斷創新與優化大麻槿種植技術,提升種植效益,積極開拓市場,為農場公司種植產業培育開辟一個新的思路。
  • 2024-10-11
    “作為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種好這3000多畝外拓基地。”10月10日,蘇墾農發與建湖縣人民政府簽署農業戰略合作協議,蘇墾農發新洋分公司與建湖縣大溪河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土地合作經營協議,協議累計新增外拓合作基地3300畝。近年來,蘇墾農發積極響應集團黨委號召,穩步推進土地流轉,作出了積極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積累了多年的土地流轉合作經驗。此次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貫徹落實鹽城市與江蘇農墾戰略合作的具體行動,雙方將秉承真誠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農業現代化走在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建湖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茜表示,省農墾集團是國有農業經濟的骨干和代表,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希望農墾發揮農業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優勢,用好用足各種植基地作物栽培、植保、種子、農機、農技等方面的技術和裝備力量,依托土地流轉、農資供應、農技指導等合作模式,發揮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產出,實現合作共贏,齊心協力打造墾地合作典范。根據合作協議目標,雙方以“合作共贏”的方式,開展農產品全產業鏈一體化合作和項目區糧食生產經營,分享經營成果。雙方將
  • 2024-10-10
    “滴~”隨著天然氣開關打開,燃氣熱風爐開始啟動,溫度顯示器的數字便開始跳動,10月8日,蘇墾農發弶港分公司糧食烘干線第三臺燃氣熱風爐點火成功,標志著該公司糧食烘干線生態環保督查問題整改工作全部到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決策,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保衛戰,全面提升區域空氣環境質量,弶港分公司統籌規劃,投入資金約130萬元,經過2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安裝天然氣管道、對糧食烘干線熱風爐進行煤改氣改造、糧食輸送各個環節進行封閉運行提檔升級,至此,弶港糧食烘干邁入清潔、高效、安全、環保的“管道天然氣”時代。作為國有企業,弶港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環境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以綠色增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為目標,加大農業生產科技含量,持續推進藥肥雙減,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雙提升。
  • 2024-10-10
    “通過定制通軸幅寬2.8~3米大直徑旋耕刀軸與265mm長刀片組成的第一反旋刀軸,解決因粘土與秸稈纏繞刀軸造成旋耕深度下降形成的秸稈與土壤攪拌混合不勻與地表殘留的現象。播前利用二軸傳動旋轉仿行矩形壓溝輥,進行播前苗床的壓平、壓實,利用北斗精量播種設備和寬帶排種管進行精量播種,在排種管后方利用165密齒小刀淺層覆土蓋種同時幫助鎮壓輥刮去表面的粘土,解決爛地作業的適應性問題”。蘇墾農發寶應湖分公司農機大隊負責人柏安康現場介紹道。走進寶應湖農機庫,農機設備整齊地停放著。這些改裝后的農機具功能更多,適應性強,市場推廣度高。這是寶應湖分公司通過農機創新改裝,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的一項舉措。據了解,此次專攻試驗的可推廣的粘土地稻茬小麥反旋深淺控制精量播種技術研究項目是寶應湖分公司2024年科研項目之一,即將在今年“三秋”會戰中“大放異彩”。該技術的運用,不僅能解決稻茬濕爛地小麥適期早播難以實現、原墑高質量播種難度大、播深不一致等難題,還可以一次性完成播前撒肥、反旋碎土滅茬、限深壓槽、播種、覆土、鎮壓等作業流程,全程可實現節約作業次數 2~3 次,搶農時 3~5 天,更在“節本增效”
  • 2024-10-09
    今年國慶假期,大華種業堅持以銷售為龍頭,搶抓時節爭主動,想方設法攻銷售,將國慶“黃金周”變為麥種“促銷季”,激活和帶動當前麥種銷售市場。國慶假期,大華種業各分子公司開展各種優惠購種活動,推出了打款定貨、打款提貨、再購種優惠等一系列“暖心”舉措。射陽分公司牢牢“鎖”定阜寧市場,與多個鄉鎮經銷商聯手開展“慶國慶、迎豐收”麥種促銷活動;崗埠分公司在灌云、灌南、響水三地同步開展“華麥17號”國慶特惠活動,刮起了一場“華麥”風;黃海分公司承諾國慶假期“麥種銷售不打烊”,接連在響水、漣水等地開展促銷活動,保障麥種市場穩定供應。“省內省外”同頻擴大了促銷活動覆蓋面,山東分公司主推品種“山農41號”訂單不斷。“線上線下”聯動成為此次麥種促銷活動的亮點之一,共制作推送宣傳短視頻158個。優質高產和抗病抗逆小麥品種仍然是今年麥種銷售市場的主角。“鄭麥1860”是大華種業買斷江蘇市場經營權的新優小麥品種,通過前幾年的推廣種植,如今已成為“網紅”品種。國慶假期,不少分子公司將“鄭麥1860”作為促銷活動的主力品種,共銷售200多萬公斤。“華麥17號”是大華種業合作研發的國審品種,該品種受到灌云、灌南、響水、沭
  • 2024-10-09
    近日,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根據《關于進行2024年度重點糧油企業和各省糧油加工業專項調查的通知》(中糧協〔2024〕2號),組織行業專家開展了2023年度重點糧油企業專項調查,按照產品銷售收入、產量、產能、利稅、利潤等指標綜合審定,公示了2023年度重點糧油企業專項調查結果。金太陽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入選食用油加工企業“50強”、玉米油加工企業“10強”、稻米油加工企業“10強”、葵花籽油加工企業“10強”、亞麻籽油加工企業“10強”等5項榜單,首次入選菜籽油加工企業“10強”榜單。金太陽糧油70多年來專注健康高端油脂研發、生產、加工,以打造百年企業,做中國健康特色糧油的龍頭企業為愿景使命,始終秉持“專業專注 苛守品質 工匠制油”的經營理念,追求產品更好的營養價值和風味體驗。始終堅持用匠心精神打造匠心產品,研發推出“葵王”“金太陽”等多個知名品牌,形成了葵花籽油為拳頭,玉米油、濃香系列菜油為兩翼,亞麻籽油、橄欖油、核桃油、茶籽油、南瓜籽油、麻油、非轉東北大豆油等為輔助的產品格局。金太陽糧油以綠色健康為生命,實現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生產過程全覆蓋,用國企擔當切實守護國人餐桌健康。強化產品研發與改
  • 2024-10-08
    “咯咯咯咯……”10月4日上午,走進淮海農場商物公司生產基地,雞叫聲不絕于耳,值守人員蔣守成和飼養員陳兵正在給基地養殖的1500多羽“水果雞”準備飼料。國慶7天假期,該生產基地的工作人員始終牽掛著基地養殖的“水果雞”,便早早安排好了值班值守時間,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保證讓這些“水果雞”在國慶佳節中,長得“心寬體胖”。“我們的雞主要喂米糠和麥麩等飼料,早上六點多鐘投喂一次,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再喂一次,在水果生長和成熟時節,輔助投喂疏果時的幼果或有蟲叮鳥食后的水果,其他時間就是讓它們到果園里自己找吃的。”看著眼前一群群正互相追逐、來回撲騰的毛色鮮亮的“水果雞”,蔣守成喜笑顏開地說。雞圈內,蔣守成與陳兵往雞食槽添加飼料時,雞群便迅即前來覓食,一派禽業興旺的景象。飼喂后,他們還給一旁的水槽內添水。趁“水果雞”覓食時機,他們還在用大棚搭建的雞窩里,將分隔間內母雞下的蛋收集起來,放到倉庫暫儲。“現在每天我們大概能收獲200多枚雞蛋,按照一盒45枚計算,大概一天能有近300元的收入。”看著一籃籃被收集起來的雞蛋,蔣守成開心地說,“今后我們擴大林下養殖數量,收益將會更多。”據了解,自2022年以來,
  • 2024-10-08
    金秋九月,稻谷飄香,云臺農場的田野上一片金黃,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連日來,云臺農場玉米大豆收獲已全面啟動,一臺臺割曬機、收割機、運糧車往來穿梭作業、絡繹不絕,大家臉上寫滿了收獲的喜悅,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隨處可見。科學布局 效率與質量并舉用良機、施良技、配良法,在泛著金色光芒的田野里,一幅幅忙碌的秋收畫卷輪番登場。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正是這幅“農田增效、農業增產、農場增收”畫卷的底色。“節令是寶,力爭分秒”。云臺農場精準實施玉米大豆直收晾曬的方式進行收獲作業,各生產隊隊長與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仔細踏查每一個地塊,根據玉米大豆成熟度差異,將農場耕地劃分為若干作業區域,分階段推進收獲作業。“通過分段收獲的方式降低了突發和極端天氣造成的影響,同時還能提高大機械使用率,減少機械作業費用。”蘇墾農發云臺分公司總經理王信學說道。農機手們在生產隊的指導下,精準操作機械,高標準推進秋收作業。割曬后的玉米大豆能夠充分利用陽光和風力進行晾曬,降低水分含量,提高品質。同時,多機車聯動收割運輸作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它們穿梭于農田之間,將沉甸甸的玉米棒化作豐收的果實,確保糧食顆粒歸倉。節糧減損 促糧食
  • 2024-10-08
    金秋送爽,紅旗飄飄。10月1日,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崗埠高效農業示范園里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園區的工作人員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搶抓晴好天氣,加強生產管理工作,奮力沖刺四季度。“大家一定要把每一種苗子分開栽植,深度要把握好。”走進園區19號大棚,工作人員李加祥正帶領四名工人栽植西紅柿苗。與以往栽植不同,每個地頭插了一個白色的小牌子,分別標注了不同的數字。據了解,本次栽植的西紅柿苗共兩個大棚,但是品種卻足足有100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圍繞科技創新和標準化生產,著力建設西紅柿品種篩選中心和品鑒中心,助力崗埠經濟跑出“加速度”。此次種植這么多的西紅柿品種,就是要在其中進行篩選出品質好、口感好、經濟效益好的品種進行種植推廣。在園區29號大棚,工作人員劉海生同樣忙碌著。在大棚里,十名工人正分工有序栽種百合花種球。“這次種植的百合花名為‘索蚌’,每個大棚種植13000顆種球,一共種植兩個大棚。”劉海生介紹說。在現場,工人們有的在搬運種球,有的鋤溝,有的進行栽植,大家分工明確,一塊塊土地很快都栽上了百合種球。“目前,園區秋季種植管理已經拉開序幕,菊花、西紅柿、包菜等種苗已經栽植完成,我們園區合理安排
  • 2024-10-07
    今年7月,濱淮農場在仿生態甲魚養殖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如何高效利用場內的零星小規模水面資源,創新開展50畝的“稻鱉共生”種養結合模式。與當前的大部分的稻鱉養殖模式有所區別,濱淮農場把小規模養殖池塘與農田進行種養結合,通過農作物和水產養殖品種合理化配比,尋求自然平衡,構建農作物與養殖品種互利共生系統,從而減少化肥、飼料的使用量,提升養殖水產品和種植農作物品質。還利用農田作物和土壤的吸收、過濾功能,構建稻田-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實現養殖尾水的凈化利用。“我們按照稻田、水面3:1的比例進行搭配,共投放1萬余只甲魚。在養殖塘和稻田之間用溝渠連接,既能用于平衡兩邊水位,實現水的循環流動,又能給甲魚來回活動提供通道。”養殖中心主任李德前介紹說。“整個種養過程中,水稻不打農藥、不撒化肥,甲魚喂養冰凍活魚,保證水稻和甲魚的綠色化、生態化。此外,還做好了防逃、防盜設施,確保甲魚的安全。”在這種模式下,稻田在生產糧食的同時,還發揮著濕地的功能,為甲魚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活動空間,稻田中的蟲子也是甲魚的天然的餌料,而甲魚的糞便能夠為水稻生長提供有機肥。同時甲魚在稻田中活動有助于疏松土壤、抑制蟲害發生,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