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弘揚而彌新。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江蘇經濟界人士中引發深刻思考,激起強烈共鳴。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大家紛紛表示,將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硬道理,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和只爭朝夕的干勁,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更好地為全國大局挑大梁、作貢獻。
提供精神動力,堅定發展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大家更加深刻認識到,和平與發展來之不易,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偉大抗戰精神轉化為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的實際行動,為強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縣域連接城市、對接農村,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戰場。“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東海縣委副書記、東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杜其松表示,東海經開區將把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熔鑄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中,聚焦硅材料這一優勢產業、主導產業,致力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更大力度支持企業向“綠”行、向“新”轉、向“高”攀,為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80年前,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勝利,今天,作為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家,我們要用奮斗和創新守護國家的繁榮,助力民族的復興。”大全集團總裁徐翔感慨,就像閱兵中不同方隊團結一心、默契配合,民營企業也需要與國企協同、與同行互助、與員工同心,在產業鏈供應鏈中扮演好“螺絲釘”與“創新極”的雙重角色,共同筑牢中國經濟的“壓艙石”。
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學以致用,將偉大抗戰精神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
江蘇農墾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02師轉業創建的,這讓省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本輝更感責任在肩,“奮進‘十五五’,江蘇農墾將傳承紅色基因,聚焦主責主業,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構建食品產業發展格局,在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省級現代農業集團上展現更大擔當作為。”
邁步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新征程上,蘇豪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勇充滿信心。他表示,集團上下將把崇高愛國情懷內化為“干字當頭、奮發有為”的實際行動,堅持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優化拓展布局結構,持續增強核心功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國企力量。
“高投集團將自覺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持續放大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撬動效應,引導創投基金加快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加快提升投資運營能力,取得更多投資實績。”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會清說。
不懼風險挑戰,接續努力奮斗
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發展環境愈發復雜。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再次激勵大家,不懼風險挑戰、接續努力奮斗,用更加精準務實的舉措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新時代的規劃設計工作者,更要描繪好先烈們以生命為炬守護的錦繡中華畫卷。”省規劃設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曉文表示,“集團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聚焦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探索創造多元空間價值,創新智慧空間治理路徑,更加自覺地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融入血脈、化為行動。”
民營企業也是“產業報國”的主力擔當。南京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系主任吳福象認為,在我人民軍隊從當年的“小米加步槍”到如今的現代化軍事裝備的整體技術升級中,民營企業也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他呼吁,“要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繼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活力,將民營企業鍛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生力軍,不斷激活民營企業家的創業基因和創造潛能。”
隨著中國經濟崛起,競逐全球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集團上下將進一步深入貫徹國家戰略部署,以打造江蘇建筑業龍頭企業為目標引領,向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江蘇智造’企業目標邁進。”中江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勤波表示,將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通過“國內國際雙循環、工程建設與科技創新雙引擎”的發展策略,不斷跑出“中江加速度”。
在“兩山”理念的光輝引領下,江蘇大地正繪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圖景,但可持續發展依舊承壓。省林業局行政審批與科技產業處黨支部書記程祎見證了變化,也堅定了使命:“我們江蘇林業科技工作者要全力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國之大者,緊密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充分運用科技創新手段,賦能傳統林業生產方式,奮力推動江蘇林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做示范。”
肩負時代責任,保障發展安全
當前,正值“十四五”規劃收官和深化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大家紛紛表示,經濟大省要更好擔負起“挑大梁”重大責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蘇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單曉敏表示,集團將繼續強化資源整合,建強糧油產業鏈、供應鏈,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安全、優質、健康的糧油產品,持續增強核心功能,加大倉儲創新成果等轉化應用,持續提升儲備糧管理水平,更好地為江蘇發展大局挑大梁、作貢獻。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南通市海門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倪衛彬更加堅定了扎根“三農”、服務鄉村的使命擔當。他說,海門區將持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項目招引專項行動為突破口,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守耕地紅線,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回望抗戰洪流,今日質量戰線亦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南京市棲霞區市場監管局黨總支副書記張光勇深感,作為質量工作者,要深入推進質量提升行動,普及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增強標準化建設推動科技創新的動力,持續發揮質量強市在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中的驅動作用。
這些天來,很多一線工作者久久不能平靜。省地質局所屬省海洋地質調查院海洋生態中心的趙剛,從事海洋地質調查、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構筑著國家生態安全的另一道重要防線,“我將立足本職崗位,用精準的調查數據和扎實的修復行動,為守護江蘇美麗海岸帶、建設海洋強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們是一支擁有33名黨員、24名退役軍人的紅色隊伍,牢記囑托、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是我們的使命。”江蘇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抗旱排澇隊隊長陳家強說,隊伍將牢記殷殷囑托,傳承紅色基因,持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以水利安全為基,守護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新華日報(//xh.xhby.net/pc/layout/202509/10/node_1.html#content_148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