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正值大暑,在淮海農場五分場三十九大隊400畝無埂化種植智能閘門試驗示范田間,該大隊隊長黃建平饒有興趣地介紹安裝太陽能智能閘門帶來的種種便利。
據悉,該大隊今年自水稻栽插開始安裝智能閘門以來,只需要借助手機終端就可遠程操控進、排水閘門的啟閉,從而實現了農田的無人化管理。智能閘門的安裝,不僅省去了水稻管水人工的勞務支出,而且通過閘門控制,可以更省水、更便于水位控制和田間管理,有力地保障了秧苗的健壯生長。
“去年,這片400畝水稻要4個人管理,每畝每月管理費用9元,每月僅管水工資支出就達到了3600元,如今對水稻實現無埂化種植后,加上智能閘門的配套使用,真正實現了農田管理的無人化。”黃建平示范操縱著手機,望著徐徐上升的閘門說,“這片田的管水工作,我們兩個管理人員附帶啟動閘門就完成了,而且操作起來很輕松,不像過去在渠水大時,兩三個人拎閘門都拎不上來,真是急死人了。”
淮海農機總站技術人員陳華介紹說:“我們這款智能控水閘門是淮海農機總站今年自主生產的一款新產品,根據農田水渠閘門現有條件進行改裝或加裝,還提供交直流電、蓄電池、太陽能等三種供電方式,并借助PLC等程序,可以通過電腦遠程管理系統及手機APP,實現無人化精準控制,保證閘門啟閉能夠穩定運行,達到節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4月初,淮海農機總站還將業務拓展到220公里外江蘇省洪澤湖農場,其下屬生產區13個排灌閘智能化改進項目,通過農機總站施工方案的規劃和設備的安裝,實現了智能閘門項目在外地的成功拓展。
“為早日(ri)實現農(nong)業(ye)物(wu)聯網的互聯互通,我們今年在(zai)三個農(nong)業(ye)大隊上(shang)(shang)千畝稻田(tian)(tian)中(zhong)進行(xing)(xing)了試驗(yan)示范(fan)。”淮海農(nong)機水(shui)利(li)中(zhong)心主(zhu)任(ren)陳士(shi)浩說,“我們加快(kuai)對高(gao)標準(zhun)農(nong)田(tian)(tian)和智(zhi)(zhi)能閘門進行(xing)(xing)升級(ji)改造,讓‘智(zhi)(zhi)慧農(nong)業(ye)’能在(zai)農(nong)業(ye)生產上(shang)(shang)早日(ri)發揮作用。”